7月16日起
我国正式进入“七下八上”防汛关键期
(7月16日至8月15日)
进入防汛关键期后
未来的降雨和前一阶段的降雨
可能有比较大的变化
降雨强度比较大
影响范围比较广
持续时间比较长
不是“七上八下”
而是“七下八上”
是的,你没看错!是“七下八上”而非“七上八下”。
气象上,“七下八上”一般是指每年的7月下旬到8月上旬,我国华北、东北地区降水最为集中的一段时期,它还有个学名“华北雨季”。
按照雨季防汛标准,有时候“七下八上”的“在岗”时间也可以延伸为7月中旬后半段到8月中旬后半段,大约一个月。
从古说起:
从水利史看“七下八上”成因
1928年成书的《顺直河道改善建议案》重申了北方地区“七下八上”时段,认为“风到雨来”集中降雨的现象,正是南来的暖湿气流与太行山前冷空气交互碰撞的结果,而植树造林、水土保持只能吸收雨量、保持水土、减缓水势,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大的水灾。
▲图为《顺直河道改善建议案》
背后成因:
“七下八上”的幕后大“Boss”是谁
极端天气:
在“七下八上”期间愈加多发频发
从日降水量突破同期历史极值站点数可以看出,近年来,在“七下八上”期间,突破历史极值的站点数大幅增加,极端天气多发频发态势愈加明显。
多种灾害:
这些灾害风险你该注意
正值“七下八上”防汛关键期
暴雨、雷电、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时有发生
地质灾害进入高发期
如何安全度过“七下八上”汛期?
防灾避险,可以从哪些小事做起?
一起来看
↓↓↓